市場景氣指數下降,高風險經營企業比例增加
今年以來,除美國、日本經濟呈現止穩回升氣象,總體上世界經濟增速放緩,國際金融市場、大宗商品市場震蕩加劇,市場預期持續走低,全球經濟繼續下行風險不容低估。從國內看,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有所放緩,出口環境惡化和產能過剩問題突出,結構調整和轉型任重道遠。
在此背景下,作為社會經濟的最基本組成部分,企業運行狀況就顯得尤為重要。為了全面掌握本市企業運行的第一手資料,做好信息監測,幫助管理部門出臺有針對性政策,也便于廣大企業家了解形勢,為經營決策作參考,受上海市政府管理部門委托,在連續多年實施企業運行監測基礎上,上海企業競爭力研究中心開展2016上半年上海企業運行調查監測工作。
為深入分析本市企業運行狀況,課題建立了數據調研和分析體系,以定量、定性分析方法建立數據模型,通過贏利能力、經營增長、運行風險、市場景氣、經營信心5大指標計算本市企業經營綜合指數,為企業運行監測建立分析工具,并以今年上半年調研數據進行計算和分析,得到相關結果。
調查顯示,2016上半年本市市場景氣指數呈下降態勢。企業盈利能力狀況“良好”的企業占24.3%,“一般”的占52.3%,“不佳”的占23.4%。企業銷售收入指數略有下降,但資產和利潤指數下降明顯。企業經營正常的為45.6%,高風險的比例達到33.3%,低風險的企業只有21.1%。企業經營綜合指數同比下降2.1個百分比。從不同規模看,大中型企業經營指數明顯好于小微型企業;從不同類型看,服務業經營相對較好,是上升的;制造業下降3.5個百分點。
報告的主要結論:今年以來我國投資、消費、出口需求均有不同程度減弱,經濟運行熱度明顯下降,本市企業經營景氣下滑較多。企業經營處于相對困難的時期,主要原因包括外需不足導致企業產品出口數量和出口價格均大幅下降;產能過剩矛盾日益突出,企業設備利用率下滑明顯。基于當前的宏觀背景,課題認為經濟回暖的過程可能會比較長。
調查表明,不少企業積極采取措施應對困難和挑戰,一方面通過提升管理水平應對日益上升的成本壓力,另一方面通過增加創新投入來加快企業轉型升級的步伐。與此同時,企業也認識到,經營狀況的下滑和盈利的減少,對企業增加創新投入形成了一定的制約,企業轉型升級面臨著諸多挑戰,轉型過程需付出較大代價。企業經營者期待政府減輕企業稅收負擔,積極營造鼓勵創新的外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