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9月25日消息,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超級天眼”在貴州平塘縣克度鎮天然喀斯特洼坑中正式落地啟用,吸引著世界目光。
據了解,這座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口徑達500米的巨型望遠鏡凝結著中國智慧的國之重器,能夠將深空通訊能力延伸之太陽系外緣行星,將衛星數據接收能力提高了100倍。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副臺長鄭曉年說,天文學研究和天文設施都是開放的,先進的天文設施建起來了,就需要優秀的研究團隊。國家天文臺正千方百計吸引國內知名專家和學者,利用大射電等先進望遠鏡開展前沿科學和應用技術的研究,爭取早出成果。
超級天眼啟用,為我國天文學躋身世界一流打開關鍵性大門。
1609年,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用自制的天文望遠鏡發現了月球表面高低不平的環形山,成為利用望遠鏡觀測天體第一人。
400多年后,代表中國科技高度的大射電望遠鏡,將首批觀測目標鎖定在直徑10萬光年的銀河系邊緣,探究恒星起源的秘密,將在世界天文史上鐫刻新的刻度。
該射電望遠鏡作為一個多學科基礎研究平臺,為科學家提供了一個強大的探測無線電波的工具,在國家重大需求方面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其主要有三個方面的科學目標:1.具有強大的靈敏度,能接收到137億光年外的電磁信號,接近宇宙的邊緣。
巡視宇宙中的中性氫和觀測脈沖星。前者是研究宇宙大尺度物理學,以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后者是研究極端狀態下的物質結構與物理規律,甚至可以搜索星際通訊信號,開展對地外文明的探索。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副經理彭勃表示:“大眾關心的能否用于尋找地外文明問題,答案是肯定的。”它能看到更遠、更暗弱的天體,通過探測星際分子、搜索可能的星際通訊信號,尋找地外文明的幾率比現有設備提升了5至10倍。
超級天眼啟用吸引著世界目光,不僅使中國在天文學界擁有更多話語權,更是讓中國的國際地位上升,隨著超級天眼的啟用,真正的意義才剛剛開始,將讓我們看到許多沒見過的未知世界。
此外,超級天眼的啟用,別看只是天文學界的一項成果,更是經濟上的有力拉動,隨著超級天眼啟用,中國不僅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超級天眼所在的地方將成為一大旅游熱點,火速拉動當地經濟增長。
打造旅游天文小鎮 推動經濟發展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的反射面板可以看到它上面透了很多孔,這個孔透孔率達到50%以上,完全可以把雨水、陽光透過去,所以地面的植被還可以照樣去生長,對當地環境保護很有利。
FAST的建設使邊遠閉塞的黔南喀斯特山區變成世人矚目的國際天文學術中心,成為把貴州展現給世界的新窗口。黔南州還將在平塘縣克度鎮配套建設天文體驗中心、天文教育園等項目,積極打造旅游天文小鎮,推動當地經濟發展。
發展前景:打造立體化“天眼”集群
25日,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正式投入使用,吸引著世界目光。望遠鏡“鍋蓋”越大越靈敏,500米的“超級天眼”究竟有多靈敏?科學家打了個比方,有人在月亮上用手機打電話,也逃不過它的“眼睛”。按計劃,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將和我國其他5座射電望遠鏡組成“天眼”群——甚長基線干涉測量網,并主導國際射電領域的低頻測量網,從而更好地獲取天體超精細結構。
未來5至10年,大射電等項目只是我國大望遠鏡建設浪潮的前浪。中國12米光學紅外望遠鏡已初步通過專家評審,有望于“十三五”規劃期間立項。12米光學紅外望遠鏡建成后將為暗能量本質、引力波源光學認證和研究、太陽系外類地行星探測、超大質量黑洞、第一代恒星等前沿科學問題提供在國際上有競爭力的觀測平臺。
立體化作戰的望遠鏡集群,不僅將大幅提升我國在天文科學與技術方面的自主創新能力,還能廣泛應用于導航、定位、航天、深空探測等領域。
超級天眼打造旅游天文小鎮,拉動當地的經濟增長,而這樣的增長范圍也將輻射開來,也吸引眾多國外游客的前來,可見,超級天眼的啟用,不僅是中國天文學上的亮點,更是中國經濟上的有力增長點。